抗日戰爭時期,為了加強黨政軍民的團結,奪取對敵斗爭的勝利,黨中央在領導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的同時,領導開展了“擁政愛民”和“擁軍優抗”運動。
1943年1月15日,黨中央所在地陜甘寧邊區政府,公布了《擁護軍隊決定》,確定1月25日到2月25日為全邊區擁軍運動月,重新修訂公布了《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條例》。1月16日,《解放日報》刊登了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《造成擁軍熱潮、增強擁軍工作》的文章。1月25日,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部、政治部發出《關于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的決定》,確定2月5日至3月4日為擁政愛民運動月。留守兵團還公布了擁政愛民公約,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個擁政愛民公約,原文是:“(一)服從政府法令。(二)保護政府,幫助政府,尊重政府。(三)愛惜公共財物。(四)不侵犯群眾利益。(五)借物要送還,損壞了要賠償。(六)積極參加生產,減輕政府和人民的負擔。(七)幫助人民春耕秋收和冬藏。(八)幫助人民進行清潔衛生運動。(九)了解民情風俗,尊重民情風俗。(十)向人民宣傳,傾聽人民意見。”2月1日,《解放日報》刊登了賀龍同志《開展擁政愛民運動》的文章。“雙擁運動”就這樣在陜甘寧邊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。
1943年10月1日,中共中央在《開展根據地的減租、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》的指示中提出:“為了使黨政軍和人民打成一片,以利于開展明年的對敵斗爭和生產運動,各根據地黨委和軍政領導機關,應準備于明年陰歷正月普遍地、無例外地舉行一次‘擁政到民’和‘擁軍優抗’的廣大規模的群眾運動?!比珖鱾€抗日根據地遵照黨中央的指示,以陜甘寧邊區為榜樣,于1944年春節前后,掀起了轟轟烈烈的“雙擁運動”?!半p擁運動”的開展,促進了黨政軍民大團結,對于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,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從此以后,每年春節前后集中進行“雙擁”活動,就成為我黨我軍和我國各族人民的一個優良傳統。
抗日戰爭時期,為了加強黨政軍民的團結,奪取對敵斗爭的勝利,黨中央在領導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的同時,領導開展了“擁政愛民”和“擁軍優抗”運動。
1943年1月15日,黨中央所在地陜甘寧邊區政府,公布了《擁護軍隊決定》,確定1月25日到2月25日為全邊區擁軍運動月,重新修訂公布了《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條例》。1月16日,《解放日報》刊登了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《造成擁軍熱潮、增強擁軍工作》的文章。1月25日,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部、政治部發出《關于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的決定》,確定2月5日至3月4日為擁政愛民運動月。留守兵團還公布了擁政愛民公約,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個擁政愛民公約,原文是:“(一)服從政府法令。(二)保護政府,幫助政府,尊重政府。(三)愛惜公共財物。(四)不侵犯群眾利益。(五)借物要送還,損壞了要賠償。(六)積極參加生產,減輕政府和人民的負擔。(七)幫助人民春耕秋收和冬藏。(八)幫助人民進行清潔衛生運動。(九)了解民情風俗,尊重民情風俗。(十)向人民宣傳,傾聽人民意見。”2月1日,《解放日報》刊登了賀龍同志《開展擁政愛民運動》的文章。“雙擁運動”就這樣在陜甘寧邊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。
1943年10月1日,中共中央在《開展根據地的減租、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》的指示中提出:“為了使黨政軍和人民打成一片,以利于開展明年的對敵斗爭和生產運動,各根據地黨委和軍政領導機關,應準備于明年陰歷正月普遍地、無例外地舉行一次‘擁政到民’和‘擁軍優抗’的廣大規模的群眾運動?!比珖鱾€抗日根據地遵照黨中央的指示,以陜甘寧邊區為榜樣,于1944年春節前后,掀起了轟轟烈烈的“雙擁運動”?!半p擁運動”的開展,促進了黨政軍民大團結,對于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,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從此以后,每年春節前后集中進行“雙擁”活動,就成為我黨我軍和我國各族人民的一個優良傳統。